历史的进程里,过去支配着现在;
历史的书写里,现在支配着过去。
——钱锺书《宋诗选注》香港版序言,大陆出版时被删除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最近有几件事,很能代表时代特征。可以看做是历史大叙述之下,鲜明的反映了微观细节的事实。
1
第一件事,是著名经济学家,再次被群嘲。
这两天,刘煜辉在一次策略会上分享观点,被刷爆了。
刘煜辉被称为国内有真才实学,能讲真话的宏观经济学家之一。
但是很显然,这一篇讲话,被群嘲了。
这是留言中,点赞排名第一的截图。很显然,至少从表层的意义上,这意味着同意这个留言的读者最高。
这时你会发现,此刻所谓的经济学家,不管有多红、有多著名,现在看起来似乎还没有普通读者懂得多。
比如说,任何一个普通人,都能在留言里挥斥方遒、指点江山,总结出眼下经济大势的核心问题,甚至连该如何救的药方都开好了。
但问题是,问题既然这么简单明白,普通人都知道,那么集中了所有精英的决策层为什么就不知道呢?又为什么不这么做呢?
这也很好解释,那一定是被既得利益者给阻止了。
伪知识+阴谋论,这就是眼下基层民众最擅长的思考方式。
想要这篇报告的粉丝,可以扫下方的二维码,我私发给你。
报告有价值,但是很不幸,它撞上了一个民怨的时代。
毋庸置疑的是,民怨时代也正是经济下行时期的产物之一。
民众的怨念可以怼天怼地,任何人只要敢露头,肯定就会被怼。
就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复活了,也一定会被怼的体无完肤。
没办法,民怨需要一个出气口,不敢往上怼,对不起,那你就忍一忍。
2
第二件事,也是最近触动比较大的。
就是,所谓的深圳迎来了集体性退房潮。
根据我向米宅深圳同事大渔老师的求证,集体退房潮这件事是胡说八道的。
事件是假的,但这里面所酝酿的情绪却是真的。
这一波小阳春,三大一线,最拉胯的就是深圳。
而那些已经压抑了好几年的人,却一直在等着深圳楼市反弹,好出手解套。
结果等啊等,北京上海都迎来了春天,成都合肥杭州都迎来了行情,甚至北方城市郑州都触底反弹了。
但只有深圳,还趴在窝里,动一下都不愿意动。
有的数据是深圳成交了4900套,不管多少套吧,这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这个数据,不管3900套还是4900套,都太低了,直接扼杀了数万投资客的离场计划。
也就是说,这一波,深圳投资客很可能会跑不掉了!
从全国局势来说,这一波小阳春,有一个很诡异的地方。
以往,当每个城市的成交量在突破一个临界点的时候,价格就会出现抬头上升。
这就是所谓的量在价先。
但是,这一次,量起来之后,价格不但没有起来,反而更低了。
以往,当每个城市的成交量起来之后,随着价格上涨,撤牌的人会增多起来,因为大家会赌上涨预期,并在预期之下,撤牌惜售等价格涨到自己满意的点。
这就导致价格越涨,挂牌房源越少。
但是,这一次,在量起来之后,价格不但没涨,反而跌了。挂牌不但没少,还更多了。
这是北京米宅的同事北城稿子中写的数据:
3月份北京二手房的成交量达到22192套,环比2月15316套,上涨44.89%;
但再看价格:
3月北京的二手房均价为60801元/平米,环比2月均价60942元/平米,下跌了0.23%。
越卖越跌!
价格之外,另一个反常现象——二手房源的挂牌量,整个三月份开始猛增。
比如说上海,上海楼市的枯荣线,大概是15000套,阳春线大概是20000套。
也就是说,当成交量过了15000套的时候,行情就开始启动了;当过了20000套的时候,市场就会进入量价齐升。
而在刚过去的三月,上海的成交量是24000套,这是上海过去20个月以来最好的数据。
诡异之处是,成交量的上升对价格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,但让整个上海楼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却突破了10万套。
并且在拆解这些数据之后,你会发现一个事实,这一波城市行情,基本都集中在外围版块。
杭州3月的二手房成交刷新纪录,突破了1万套。这是过去两年来最好的数据。
但是在我们拆解之后,你会发现,这1万套成交中,60%是集中在单价2万-3万,总价在300万;面积段60-90平平的刚需户型。
想都不用想,这些房源,基本都是外围版块。
上海3月成交24000套,但是在拆解之后,你会发现数据更夸张:
总价400万以下的房源,占据了88%;
总价300万以下的房源占了61%。
想到不用想,这些低价的刚需盘,大部分都会是非常外围的版块。
2月底在深圳调研的时候,看到一个数据,在截止到2月深圳所挂牌的40454套二手房中,龙岗所占最多,有11039套。
龙岗是深圳的边缘版块,是外地投资客买入深圳的集中片区。因为总价低,资金成本也低。
大多数投资客的想法是,入手低总价版块,赌大盘普涨,从而产生暴击。
但是谁都没有想到,楼市再无普涨,只有越来越陡峭的分化,他们被套牢到不能再牢。
所以,对于春节之后的这一波行情,他们成了最开心的人。
在被压了四五年后,终于有机会出手了。
就算是降价,让利,也要跑,因为错过了这次机会,可能会被永远套牢了。
拿在手里持有的每一天,就是资金成本沉重的一天。
甩出去了,才是止损。
所以才会成交量越大,价格越降。
底层逻辑在于,出逃情绪堆积之下的疯狂甩货。
这就是这一波国内楼市的最真实情况。
和市场回暖无关,和前几年的投资积压息息相关。
一线的远郊和环一线,正在成为中产陨落的修罗场。
这终将成为最残酷的现实!